台山行遺珠

淨乘
2019-7-4  |  五台山

五台山朝聖之行,朝禮了大智文殊菩薩,也從導遊的介紹中,了解了寺宇歷史與特色;行前個己則在資料收集過程中,設定一些項目,於現場進行了考察。

雖然如此,仍因為因緣的不具足,有些許遺珠。然因學佛了知四諦之理與因緣法則,這些遺珠也就並未成為心中的憾恨與罣礙,僅略述其事以記之,並自我檢討。


般若泉貪著其味


行程第二天朝禮普化寺與菩薩頂後,在用齋餐廳旁發現不時有人提桶取水,趨前觀之,原來是著名的「般若泉」。泉旁告示牌上如是介紹:

「般若」一詞為梵語的音譯,意為智慧。般若泉在歷史上因被佛家尊為「聖水」而稱「五台聖水」,又因清康熙皇帝歷次朝拜五台山,非般若泉不飲,遂被稱為「萬歲泉」。泉水清澈甘冽,日夜湧流不息。據測定,此泉含有多種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長期飲用有保健益智,延年益壽之功。

般若泉或許是因為在大智文殊菩薩道場湧出之泉水而得名,切莫錯認喝了就會有般若智慧,還是得靠自己不斷累積修養方為正途,這是自身的體會。不過泉水的確是冷冽甘美,甚至裝入保特瓶後還會不斷生出氣泡,無怪乎清康熙皇帝歷次朝拜五台山,非般若泉不飲。

我們也因為貪著其甘美之味而念念不忘。後續行程有兩次再度接近般若泉的機會,總滿懷希望能夠前往取水。一次是隔天大朝台後再度於此餐廳用餐,但因雨勢太大不便取水而作罷;一次則是朝禮殊像寺時,發現般若泉剛好也在附近,惟因行程匆促,未能果遂,甚至還影響了擬欲在殊像寺所進行的考察。


忘卻考察殊像寺五聖像


殊像寺有著全五台山最大的文殊菩薩像,又因所騎狻猊(獅子)造型威猛,故被稱為殊像寺。此外,從唐朝、五代十國逐漸發展出的五聖者造像亦復兼備,只是往往從網路照片上但見文殊菩薩像、善財童子及馭獅者于闐王,卻看不到佛陀波利尊者與大聖老人,心中存疑,乃成為此行考察的項目之一。

惟當我們朝禮之時,正值大文殊殿做晚課(五台山寺院晚課於下午兩點多就開始),不開放入內,待晚課結束,所剩時間已無幾。復又因罣念著要去般若泉取水,欲鈎牽引,當下奢摩他之力全無,以致竟完全忘了考察五聖者像之事。

幸賴行前曾向太太講述五台山文殊菩薩與侍者的典故,以及擬欲考察一事,細心的太太幫忙留意,在大殿上觀察發現佛陀波利尊者(於善財童子側)及大聖老人(於于闐王側)其實是被布幔所遮掩,乃解答了心中的疑惑。


造訪五台山研究會未果


此行朝台前,從五台山研究會所編著的許多資料中了解了五台山的佛教歷史。剛好行程有安排巡禮五台山研究會的所在地 ─ 南山寺,因此擬欲趁便造訪。

南山寺依山而建,由三座寺院所組成,從下而上分別是極樂寺、善德堂及佑國寺,五台山研究會會址即設在善德堂。

是日從極樂寺沿石階拾級而上,一路欣賞風景直至頂端,卻發現竟直接來到了佑國寺,未見善德堂蹤影。復又再往回走,才發現原來善德堂正在整修中,大門深鎖。造訪五台山研究會未果,成為此行第三個遺珠。

相關文章
佛母洞脫胎換骨
2019/7/13

台山路驀直去
2019/6/1

因緣具足 正式啟程
2019/6/10

修行 v.s. 享受
2019/6/27

考察台懷鎮廟群中心區
2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