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離不開臉書(Facebook)、LINE、YouTube 等新媒體,[1] 其影響已無遠弗屆。個己身為資訊人復為佛弟子,常自思惟新媒體之於佛法修行所帶來的影響為何,以及可以有哪些方面的應用。[2]
人類學者及宗教學者在研究新媒體與宗教關係時,早已觀察到新媒體不再只是單純的訊息傳播工具,新媒體自身也成為了宗教元素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在《媒介宗教》這本學術論述專書中,[3] 提到了三個個案如何透過臉書及 LINE 改變傳統民間信仰宗教型態。
其中兩個個案屬於媽祖信仰,初期透過臉書粉絲專頁凝聚了位於不同縣市的相同信仰者,終而成立實體的媽祖廟,打破傳統民間信仰需與地方、宗族連結的模式。第三個個案則是利用 LINE 通訊軟體的即時性,即使是素未謀面者,也可以發訊息直接向神壇乩童問事、祭解而得到快速處理,省去舟車往返的時間。
上述是新媒體對民間信仰所帶來的改變,那麼之於佛法修行,又會是如何呢?個人總認為應該不會是依循相同的發展方向,但尚無法清晰理出頭緒,直到讀到這篇有趣的期刊論文:〈媒介入寺與當代佛教傳播——基於一座漢傳佛寺的媒介人類學研究〉。[4]
該論文研究的對象是位於大陸湖北的某佛教寺院,寺內僧人以研習、演奏西洋樂器作為修行法門,並組成禪樂團對外弘法,「將佛教的教義、哲理、精神和文化融於音樂,讓觀眾在輕鬆愉悦中獲得『情與理』的雙重收獲。」
為讓大眾對該寺弘法理念有所認識,寺方利用新媒體如網站、微博、微信等作為宣傳途徑,甚至成立「文宣部」拍攝剪輯影片;但另一方面,寺方卻禁止僧人本身接觸網路及持有電腦、手機等能夠輕易觸及紅塵、干擾道心的新媒體產物。這種作法妥善地在「自身修行」、「對外弘法」與迴避、運用新媒體間作了巧妙的安排。
佛法的修行是在修「心」,作五蘊之調理,外在的事物皆屬緣境,新媒體亦復如是,或許可以用之改變儀式上的樣貌,卻無法取代修行的主體,這點和民間信仰的取向有很大的不同;然而,誠如一位法師曾言;「佛教的教理、教義是古老的、傳統的,但面對的佛教徒是現代的。」佛法不離世間法,透過大眾所熟悉的工具宣揚佛法、接引大眾,似乎亦有其必要性。這是個己對新媒體之於佛法修行所理出的脈絡,也是對「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義理之體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