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常言:「觸目菩提。」可引蘇東坡詩句為注腳: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
明日如何舉示人。
法雲禪寺建設之初,即有居士贈送多年前從印度正覺塔所帶回,昔日佛陀曾於該樹下悟道之菩提樹種子,以為植種。
自此,每至道場,禮佛後,必先探望這株菩提樹的生長狀況,成為我在相上的一種「觸目菩提」。
今(2020)年農曆二月,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日趨嚴峻,最後一場大悲懺共修後,道場也將暫時停止所有活動;與此同時,卻也驚見菩提樹之樹葉竟全數落盡,僅剩纖弱枯幹,在蕭瑟寒風中奄奄一息,心想這樹終究與此土無緣,不免愴然。
國曆六月疫情平穩,道場活動恢復,來到寺院的第一件事,趕緊查看菩提樹是否安在,發現竟又枝葉茂盛,恢復往日光彩。後於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卷第八讀到這段描述:
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每至如來涅槃之日,葉皆凋落,頃之復故。
至此方恍然大悟。《西域記》中所說如來涅槃之日,即農曆二月十五,正是所見樹葉落盡之時,實為畢缽羅樹本性,只因無明而自尋煩惱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