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佛教史略記

淨乘
2019-6-5  |  五台山
大同雲岡石窟第 20 窟大佛(照片來源:TAOZIlovewiki / 維基共享資源 / CC BY-SA 4.0)

此行朝禮五台山,亦將參訪大同、太原,均境屬山西,曾為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所統轄。北地佛教史一向為個人所不熟悉,剛好藉此次巡禮的因緣,對造訪地佛教史,略做疏理。

唐長安二年(702),故鄉在山西、推崇《華嚴經》的武則天,特別眷戀五台山,卻因五台山地接戎狄,又為萬機所繫,終無法前往瞻禮,只能在洛陽城中「神遊五頂」。吾人今日有緣得親身前往朝禮,行前何妨也藉歷史脈絡先「神遊」一番。


東晉


  • 據崔正森《五台山佛教史》,東晉時期,道安法師及其弟子慧遠法師是最早在五台山附近建立寺宇、弘傳佛教的僧人。

(南北朝)北魏(386-534)


  • 開國皇帝道武帝,皇始三年(398)遷都平城(即今日之大同)。
  • 南朝劉宋武帝永初二年(421)(時當北魏第二位皇帝明元帝泰常六年),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於南朝譯校六十卷《華嚴經》完畢。第二十九卷第二十七品〈菩薩住處品〉提到:
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
  • 第三位皇帝太武帝,信奉寇謙之的北天師道而滅佛。
  • 第四位皇帝未及登基即殁,其子(文成帝)仍追諡為景穆帝。
  • 第五位皇帝文成帝興佛,於和平初年(460)開鑿「曇曜五窟」,依據開國以來五位皇帝形像雕鑿大佛,為雲岡石窟之始,是中國第一處由皇室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
  • 第七位皇帝孝文帝
    • 太和十五年(491)於恒山建玄空閣(即今日之懸空寺),將寇謙之的天師道壇遷移至此。
    • 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皇室停止開鑿雲岡石窟,改以民間為主。
    • 五台山清涼谷建清涼寺;於今台懷鎮造大孚靈鷲寺,寺前種花園地方二頃,並環繞靈鷲峰置十二院。
  • 孝明帝正光五年(524)以後,雲岡石窟開鑿停止。

(南北朝)北齊(550-577)


  • 北齊高氏,深弘像教,五台伽藍,數過二百。割八州之稅,以供山眾衣藥之資。

(南北朝)北周(557-581)


  • 武帝滅佛。

隋(581-619)


  • 開國皇帝文帝,開皇元年(581)下詔五台山五頂各置寺一所,設文殊像,即東台望海峰置望海寺 ─ 設聰明文殊像;南台錦繡峰置普濟寺 ─ 設智慧文殊像;西台掛月峰置法雷寺 ─ 設獅子文殊像;北台葉斗峰置靈應寺 ─ 設無垢文殊像;中台翠巖寺置演教寺 ─ 設孺童文殊像

唐(618-907)


  • 太宗:「五台山者,文殊閟室,萬聖幽棲,境系太原,實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奠定唐代諸帝對待五台山佛教的政策。
  • 高宗麟德元年(664)遣使於五台山大孚靈鷲寺前,採花萬株,移於禁掖。
  • 武則天長安二年(702)令萬善寺妙勝尼師於大孚靈鷲寺造舍利塔,成為日後大白塔之內塔。
  • 代宗大曆四年(769)令天下寺廟設文殊師利菩薩院,各寺院齋堂中將文殊尊像置於賓頭盧上首,把普賢、觀音猶執拂而為侍,成四大菩薩之首。
  • 德宗貞元十四年(798)清涼國師《華嚴經疏》第四十七卷第三十二品〈諸菩薩住處品〉明確指出,五台山就是《華嚴經》中所說的清涼山:
清涼山,即代州雁門郡五台山也,於中現有清涼寺。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塵土之台,故曰五台。
  • 武宗滅佛(會昌法難)。

遼(907-1125)


  • 興宗重熙七年(1038)於西京大同府建華嚴寺(現存薄伽教藏殿),做為皇室祖廟。
  • 道宗清寧二年(1056)建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做為皇太后之家廟,為世界現存最古老、最高之木塔。

北宋(960-1127)


  • 徽宗宣和七年(1125)台山失守,山僧抗金鬥爭。

金(1115-1234)


  • 熙宗天眷三年(1140)重建西京大同府華嚴寺大雄寶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遼金時代佛殿。

元(1271-1368)


  • 成宗大德元年(1297)建萬聖佑國寺(即今南山寺)。
  • 成宗大德五年(1301)國師八思巴弟子、來自尼泊爾的阿尼哥設計建造大白塔

五台山塔院寺(照片來源:螺釘 / 維基共享資源 / CC BY-SA 4.0)


明(1368-1644)


  • 五台山現存寺院,大都為明、清時期所重建。
  • 明成祖永樂五年(1407)將大顯通寺塔院擴充建寺,成為塔院寺
  • 孝宗弘治九年(1496)造殊像寺文殊騎狻猊像,高 9.3 公尺,為五台山各寺院中最大一尊文殊菩薩塑像。
  • 神宗萬曆三十四年(1606),神宗母后李太后之師妙峰法師,集全國十三省市布施,鑄成三座銅殿,一置峨嵋山,一置南京寶華山,一置五台山聖光永明寺(即今之顯通寺)。三殿均於湖北荊州澆鑄,再運至現場組裝。現僅存五台山一座。

清(1616-1912)


  • 康熙五次巡遊五台山。
  • 乾隆六次巡遊五台山。
  • 嘉慶一次巡遊五台山。
  • 光緒九年(1883)虛雲老和尚為報父母恩,朝禮五台山,二度蒙文吉丐者救濟,疑為文殊菩薩化現。

民國


  • 24 年,白雲老禪師時年 21 歲,於漢陽歸元寺受具足戒後行腳大陸,第一站以朝禮五台山文殊菩薩為優先,巡禮了塔院寺、顯通寺、菩薩頂、碧山寺(廣濟茅蓬)諸寺,作七日遊。
  • 23 年 ~ 32 年,虛雲老和尚駐錫曹溪南華禪寺期間,白雲老禪師至曹溪謁祖,與虛雲老和尚有過「前三三,後三三」之禪語機鋒。


參考文獻


  1. 崔正森(2000)。五台山佛教史。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2. 雲岡石窟(2018 年 9 月 9 日)。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9 年 6 月 5 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B2%E5%B2%A1%E7%9F%B3%E7%AA%9F
  3. 懸空寺(2019 年 6 月 1 日)。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9 年 6 月 5 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2%AC%E7%A9%BA%E5%AF%BA
  4. 華嚴寺(大同)(2019 年 1 月 31 日)。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9 年 6 月 5 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E%E4%B8%A5%E5%AF%BA_(%E5%A4%A7%E5%90%8C)
  5. 佛宮寺釋迦塔(2019 年 4 月 6 日)。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9 年 6 月 5 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D%9B%E5%AE%AB%E5%AF%BA%E9%87%8A%E8%BF%A6%E5%A1%94
  6. 順德、岑學呂、寬賢(2016)。虛雲和尚法彙年譜。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7. 白雲老禪師(2004)。雲水悠悠(第五版)。高雄:金禧廣播。
  8. 白雲老禪師(2015)。休庵禪案(第三版)。高雄:白雲出版社。
相關文章
台山路驀直去
2019/6/1

(轉載)2019 年朝禮五台山之旅
2019/7/5

考察北台隱峰塔
2019/6/20

五台山再遇昔日雲遊僧
2019/6/18

修行 v.s. 享受
201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