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抽離了社大精神,社大藝能課程還能剩下些什麼?」這是最近看見一位同是任教於社區大學的肚皮舞老師告訴學員的一番話後,Lucy 提出的自我反思。老師和學員的談話內容大致如下:
「同樣是學習肚皮舞,社區大學的學費較便宜,老師為何要鼓吹我們去 (老師開設的) 舞蹈教室上課呢?」社大學員不解的問。
「比較一下舞蹈教室和社區大學的環境,能說是一樣嗎?舞蹈教室的地板、鏡子、音響等比社區大學優、上課採小班制、教學內容也較社區大學特別,雖然費用貴但有價值。」社大肚皮舞老師如是回答。
如果僅從舞蹈研習的角度來看,這位老師的說法或許正確,但這種將社大精神從中抽離而簡化看待社大藝能課程的認知結果,似乎失卻了身為社大老師應有的自覺,也抹殺了社大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國內第一所社大成立的年代 (1998 年),台灣已解嚴十年,儘管體制開放,但公民社會素養卻遲遲未能形成。有鑑於此,黃武雄教授等有識之士乃倡議設立社區大學,以建構成年人「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的終身學習平台。為了達成此願景,在設立尹始規劃了藝能類課程 (舞蹈、音樂、電腦、語文、…等屬之),希望從滿足個人私領域的學習動機開始,搭配學術類及社團類課程的相互穿引及逐步引導,讓學員能夠學習技藝能力提升以外其他更多的知識並積極投入公共領域的事務參與。
儘管如此,社大卻常被各界誤以為是坊間的才藝班、補習班;極大多數學員一開始進入社大學習,也的確是抱持著上才藝班的心態前來。在如此情勢下,社大願景能否實現,站在第一線的藝能類課程便成為關鍵。如何在民眾喜好參與的藝能類課程中融入公共性、學術性的元素,讓民眾在取得所需的過程中也能真正的學習並感受到社大成立的精神與目的,是每位社大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努力的課題。這也是近年來,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及各社大紛紛舉辦生活藝能課程公共化及融入式教學研討會、讀書會、工作坊的主要原因。
「如果抽離了社大精神,社大藝能課程還能剩下些什麼?」相信答案已很明顯。
雲門舞集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林懷民曾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
舞者,必須先是一個有愛心的人,一個有擔當的公民,
然後才是藝術家。
在鑽研更高深的舞技前,我們還有其他要學習的。與學員們共勉。
Lucy 謹誌於萬華社大 98-1 期開學前